继“两个最大化”“三个服务”后,总经理何敬晨又一次将“放管服”引入到企业管理中。简单的三个字,却道尽了现代化企业管理的真谛。
放的关键是简化流程,难点是公平公正公开
所谓放,就是按照谁用人谁管人的原则,简化以往繁杂的中间审批环节,将部分权力下放到各单位各部室,从而提升基层单位和各部门的自主管理能力,便于日常工作开展。以收费站人事管理为例,公司只负责确定人员编制、制定相应的管理办法,内部人员调配、班组长选拔、后勤转岗、劳务派遣人员等工作将由各单位自行组织。
大家可以深思一下,为什么要成立基层单位综合办公室?为什么要削减后勤转岗人员工资待遇?因为我们能看得出一些单位在用人管人上存在一些问题,弄虚作假、小病大养、偷奸耍滑的员工依然存在。随着企业化管理的逐渐推行,公司每一名员工身上的工作量都逐渐增加了,大家都铆足力气,积极投身到公司建设中。如果还有员工存在靠关系找个清闲位置、托门子转到后勤岗位上的想法,最终面临的将是“企业不养闲人”的下场。当然,对于身体情况确实无法在收费一线工作的,可根据身体状况充实本单位门岗、保洁、厨师等后勤岗位,相应的将降低部分薪酬待遇。或许有人会说,我为这个单位奋斗了一辈子,身体不行了转个岗就要降工资,怎么感觉公司冷冰冰的,少了人情味。大家可以仔细思考一下,在“冷冰冰”的制度背后,是公司同岗同酬的理念,是对奋斗在一线员工的肯定,是对大多数人利益的保障,更是公平公正公开的具体展示。
自主管理权增加的同时,各基层各部室负责人能否坚持公平公正公开、能够始终秉持公心、能否始终服务一线员工,将是一次重大考验!我们认为,应做到“三心”。
一是守公心。“吏不畏我严,而畏我廉;民不服我能,而服我公”。守公心,才会走正道;走正道,才能有担当;有担当,才能得民心。俗话说“不患寡而患不均”,各种投诉和举报大多是因为存在不公,员工所求不过是公平公正。只要公道正派、一碗水端平,很多问题就可以迎刃而解。怎么做到一碗水端平?公司的规章制度就是最好的尺子。只要出于公心,处处讲原则、事事按制度,就一定能够得到一线员工的拥护和爱戴。
二是摒私心。“欲如水,不遏则滔天;贪如火,不遏则燎原”。无数事实反复表明,追名逐利注定贻害无穷。权力的“老虎”如果不关进制度的“笼子”终究会伤人害己。基层干部要时刻稳得住心神、管得住手脚、抵得住诱惑、经得起考验,不义之财不取、不良恶习不染、不法之事不干。凡事出私心,就会不自觉的触碰制度、道德、法律的红线,就会被一点点蚕食掉内心的防线,就会逐渐走向员工的对立面,丧失员工的支持力。
三是用真心。“真者,精诚之至也,不精不诚,不能动人”。基层干部长期与一线员工共同生活,彼此之间互相了解,是否真心为员工着想、是否公平公正办事员工也都很清楚。所以,要始终保持平和心态,把视野放远、把胸襟放宽,让心境更加豁达从容;要减少或合并一些没必要的会议,腾出时间搞管理,腾出精力办实事;要认真征求意见建议,广开言路谋发展,多措并举争创新;要多与员工谈心,了解员工心声,真心实意为群众办好事。
管的关键是监管指导,难点是勇于担当
所谓管,就是公司部室要对基层各单位是是否严格执行公司制度、是否落实公司重大决策部署、是否能够廉洁自律秉公办事等情况进行监督检查。管是放的基础,是放的延续,是要用制度约束画好基层单位权力发挥的框架,更是要增加对基层单位的监管,避免出现滥用职权、以权谋私、小团体利益等恶劣现象。
目前,公司机关人员工作重心将从具体业务办理转移到对各单位的业务指导和监督监管。我们认为,各部室的工作将分为三部分,一是认真掌握集团、省厅的各种政策制度,吃透上情、厘清思路;二是结合公司实际,制定科学、有效、可操性的措施,为基层单位工作开展提出指导性意见;三是对下发制度、文件及重大事件落实情况进行监督监管,确保各单位运营管理工作稳步有序开展。
对于如何做好管理,是公司各部室负责人面临的一个重大课题。我们认为,应坚持“三敢”。
一是敢谋事。各部室是公司各项事务上承下达的关键,是公司运转的枢纽。部门经理是各部室的核心所在,是公司某一领域发展方向的“大脑”所在。这就要求部门经理要坚持“八多八少”,多考虑大局,少考虑部门利益;要站在利于公司发展的高度,定位部室责任分工,谋划本部门的长远规划和发展思路;要站在可持续发展的角度,不拘于一时,不谋于一事,统筹拟定规章制度及管理办法;要认真研究集团及其他同行业先进单位的管理办法,寻找有借鉴意义的工作方式,大干快上,争取更大的进步。
二是敢干事。敢干事的前提是敢于承担责任,敢于主动作为,敢于积极作为。公司近两年的发展较为顺利,这跟各部室负责人的积极努力是分不开的。目前,公司逐步开始进入正轨,一身更深层次的阻力将会慢慢浮现,权责矛盾也会逐步体现,明哲保身、推卸责任、遇到困难就躲势必阻碍公司的发展。在这个关键时期,打破权力壁垒、畅通上下渠道、协调部门关系将成为当前工作的一个重点。各部室要统筹分管工作,做好部门间的协调配合,减少内耗环节,简化不必要的审批程序,下放部分管理权力,全面提升工作效率。
三是敢找事。敢找事就是敢于直面问题、敢于解决问题。特别是收费稽查、道路管养、安全生产、纪检监察等工作,要主动为各单位解读政策、指导工作、检查督导,真正提升基层干部的综合管理能力。在监督检查和日常考核时,要树立“严是爱、宽是害”“工作检查不留情、业务指导不唯亲”的思想,真正查找各基层单位工作中存在的不足,找寻制度或者举措不合时宜的地方,为基层单位的规范管理提供更加明确的方向。
服的关键是落到实处,难点是以人为本
所谓服,就是要想法设法服务基层,妥善解决基层单位存在的困难,从而是他们能够全身心投入到工作中,投入到日常管理中去,投入到团队建设中去。服是管的初衷,也是放的落脚点,公司管理工作的根源是为了一线员工更好的生产生活,目的是为了实现企业效益最大化和员工利益最大化。
前段时间人民日报发表一篇文章,批评上级部门所需报表过多,基层单位每天每天忙于报表,没有过多时间考虑日常工作。同样,公司目前也存在这些问题,给基层单位增加了一定的负担。那么如何更好的服务一线,我们认为,应做到“三沉”。
一是沉下心。各部室要沉下心来,认真研究上级下发文件,需要基层单位执行、有指导意义的转发,一些重复性、无学习意义、没有参考价值的不再转发,避免造成无价值的文山会海。要在制定政策之前,认真考虑基层工作实际,减少虚头巴脑的花架子,多一些真正提升员工幸福感的真动作。基层单位在落实文件时,也要进行筛选,可以通过网络自学、会议合并学等多种形式,压缩会议次数,减少员工负担。在开展活动时,要从实用性方面着手,避免因为宣传而制造虚假新闻,避免因为摆样子而造成不良的社会反映,避免因为搞活动而影响员工生活。
二是沉下身。各部室要沉下身子,深入基层,真正倾听基层单位的需求,真正为一线员工解难题、办实事。要深入了解公司的政策、检查、指令是否给基层单位增加负担,是否为基层单位带来了麻烦,是否为工作带了不便,有哪里权力需要下放,有哪些需要集中管理,有哪些困难需要公司集中协调。要听取基层人员对公司规章制度的意见建议,了解管理中存在的不合理或不科学的地方,从而进一步修订制度,使之始终能够适应公司的发展。
三是沉下去。所有制度的出台,都是为了更好的规范员工生产生活,更好的提升员工综合素质,而不是为了给员工增加负担,增加额外工作量。我省今年正在开展大调研大督导,不少干部都纷纷深入基层调研。公司各部室也可以在适当时机,安排人员深入基层深入班组,真正体验一线员工的工作和生活环境,真正了解公司的各项规章制度在基层单位的实用性和适用度,真正使规章制度成为大多数员工利益的“保护伞”,成为少数员工不可逾越的“高压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