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自起点出发又归于起点,人生旅行就像画了一个大大的圆。以前是父辈站在原点为我们送行,以后我们也将目送孩子远行。而那个点便是家,当起点与终点重合时便是团圆,恰巧这时是中秋,虽未见明月,但天涯共此时,人圆比月圆。
这一路艰难困苦有过,绝望无助有过,生死危难或许也有,但是所有人从未放弃回归的执念,失落时也会吟唱中秋谁与共孤光,把盏凄然北望,这般凄然也只因为中秋的团圆未圆。
这一夜,皓月当空,其圆其润,横亘万古,装饰了多少人的梦。月光洒下,照亮了归家的路,指引了家的方向。
这一夜,皓彩同普,其热其闹,自古至今,温暖了多少人的心。举杯把盏,唱出了心中的惆怅,流溢了心中的喜悦。
曾经有许多人未能在中秋回家团圆,他们伤感失落,他们对歌共勉。这边唱罢月是故乡明,人是故乡亲,那边唱离别一何久,七度过中秋。苏轼也来凑个热闹此生此夜不长好,明月明年何处看,这番唱罢,徐有贞反对道好时节,愿得年年,常见中秋月。此情此景,我看的好不逍遥。
团圆更像是一场传承,我们从父母手里接过父亲的沉稳、母亲的唠叨,接过了父亲的操持和母亲的张罗。我们陪伴了父母的晚年继而又开始了对孩子的期盼,盼着他们的外出闯荡和归来,也会精心准备满满的一桌好菜和一腔的“唠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