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是我捡到了一个装满了钱的包,我会怎么做?”刚刚看完人民日报一篇网文的我,不禁扪心自问。在犹豫思考、并未立即给出肯定答案的时候,我就明白了自己遇到这种情况时,将会出现怎样激烈的心理斗争。
人民日报订阅号10日刊登了这样一篇文章——“我不走,就在原地等你!13岁初中生一小时等待,救了一个家”。文中讲述了这样一个真实的故事:一名13岁的初中学生在路边捡到了一个包,打开一看,包内有钱,他没有数,更没有动,而是站在原地等待失主。半小时不见来人后,他才再次打开包寻找失主的信息,并通过包内纸条上写着的电话与失主取得了联系,他向失主承诺:“我不走,就在原地等你!”当分文不少的救命钱随着证件和包一起转交到白发苍苍的失主手中,失主要硬塞给他钱表示感谢的时候,他就那样“转身跑了”。
“人之初,性本善……”。这句中国人打小就能朗朗上口的词句,道出了人性善恶美丑的真谛。说实在的,每每看到文中那句“我不走,就在原地等你!”的时候,我那颗被物欲横流所熏染地逐渐麻木的心,似乎被狠狠地撩拨了一下,几欲被感动的落泪。诚如篇头那样,我对自己进行了心灵拷问。可正是自己不能断然做出坚定选择的表现,才愈发让我对那名13岁少年纯良之心的可贵和高尚产生了敬佩。
世间有美就有丑,有善就有恶!想起了前段时间自己所经历的那件事:正休班在家,年逾古稀的老父唉声叹气地从外归来,忙上前询问原因,得知是手机遗失了,我一边劝慰,一边抱着试试看的心态,拨打了父亲的手机号,没想到对方还真接通了。我不断地感谢着对方,并与对方约定了见面的时间和地点。但当我带着为对方购买的、表示谢意的礼物驻足在约定地点等待半个多小时,且再次拨打已成关机状态的时候,我瞬间明白了结果。回家后宽慰着不断自责的父亲,重新给他置办了一台手机。说实在的,不论是当时还是现在,我都没有埋怨对方的意思,毕竟财帛动人心,一部小小手机都能让对方放弃内心根本的良善,也只能证明对方过得并不如意罢了。
恶念如污浊泥水,一旦流入内心,想要自我清洁就会困难无比。但好在善良恰似那不断喷涌的清泉,不但清冽甘甜,更能涤荡污垢。这名13岁的淳朴少年,不仅用他的善良温暖了那个东拼西凑、好不容易带钱救命的家庭,更用他的善良温暖、感动了整个世界!
读着他的事迹,我不禁想:如果人人存心向善,那我们的世界将会是怎样一副美好的画卷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