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在听“十点读书”时,一篇名为《凡事从自已身上找原因》的文章吸引了我,文章一开始讲一对老夫妻,相互扶持过了大半辈子,老爷子对老太太只有一样不满,就是她煮的面条太烂。造成面条太烂的原因竟然是老爷子有赖床的习惯,硬是把一碗好面条放成了烂面条的故事,提醒我们遇事要时时反省自己,才能缓解关系。
记得鲁迅先生说过这样一句话“我的确时时解剖别人,然而更多的,是需要更无情面地解剖我自己。”然而我们大多人在错误面前,总是能先找到对方的错处,甚至是微不足道的小缺陷加以痛斥。既便是自己出现了致命的误导也会轻描淡写的指出或是以各种理由原谅自己。我们不要总看着对方的短处,而是要学会多检讨自己的缺点,这样才能使一个团队走的更远更有信心。
无论是在工作中还是在生活中,事情一旦出现错误的苗头时,最怕彼此都认为自己没错,一味指责,互相埋怨。时间久了你看我不顺眼,我看你心堵得慌,之间关系不融洽,干起工作就演变成对人不对事了。首先要自查自纠,从自身找根源,就算是错误出现在他人身上,也不能紧抓着不放,让他人感到烦感。其次就是学会换位思考,从他人位置上想问题,这样考虑问题更全面,更有说服力。再者就是控制好情绪,学会冷静处理问题,动作和言语上不要有过激、讽刺的行为,这样更容易让他人接受自己的意见。
一个人,只有放低自己的姿态,才能拔高自己的人生。常反思常沉淀那是成熟的表现、是君子的风度、是勇敢的前奏,凡事从自己身上找原因,只有这样才可以走的更长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