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刚过去的父亲节让不少的父子又增进了亲子关系,节日的意义也大多在于提醒人们珍惜每一段当下的时光和景致,读书也有同样的作用。
近来阅读了《正面管教》这本书,书中提到一个“和善而坚定”的管教原则。在读书平台上看到这么一个例子:一位儿子跑来告诉父亲,他打算在小学毕业聚会时一醉方休。父亲倒吸了一口凉气,但仍平静问他:“跟我说说,你想那么做的原因是什么?”儿子说,很多孩子都那样,而且看上去他们喝醉了都很开心。父亲克制说教冲动,问道:“你现在不喝酒,你们朋友们是怎么说你的?”儿子想了下,说朋友们总说如何钦佩他为骄傲。父亲继续启发提问,让儿子想如果他喝了酒,朋友又会怎么看。儿子说:“我敢肯定他们会感到失望,我大概也会觉得自己是个不能克制自己的失败者。我想我不会那样做的。”就这样,儿子喝得烂醉的风险化解了。
通过这个例子,我明白了一个道理,为什么有些“放养式”教育收效甚好。“放养式”教育的实质原理是不过度控制孩子的行为,凡事把握大方向而不在细枝末节上与孩子发生不必要的争执,因为这样容易让孩子变得爱钻牛角并出现反叛心理。父母给予孩子充分的尊重,让孩子形成独立、完整的自尊体系,给孩子空间的同时也让他们明白自己要承担行为的后果,从而逐渐形成不依赖、不脆弱、不自卑的心理特质。
正确的教育,就要做到能够包容孩子的错误、肯定他们的行为、赞美他们的优点,让孩子感受到父母对他们的无条件的爱。坚定要求父母与孩子共同制定规则,统一行为,让对方明白各自的底线。不过这几点都需要花费大量的时间来训练、反馈和不断调整,但是规则一旦建立,很多父母与孩子间的棘手问题就能够不再费心费力地迎刃而解。就像古人为何一直提倡“严慈相济”的教养原则,这跟国外学家所提倡的“和善而坚定”有着异曲同工之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