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家乡是一个小村庄,周围是四方块的庄稼,蜿蜒的小土路从村庄的四面八方延伸出来,通向各个人家的庄稼地。但是正经的出入口只有一条,是柏油马路铺成的,能够错开两辆汽车的宽度。当时这条路通车时,村干部门还搞过一个仪式——放炮!这是乡村最流行的仪式,红白喜事,重大传统节日,都会放炮,放炮是村民们给予村庄这条交通要道的最高礼遇。由此开始,家家户户去乡里边赶集,再也不用忍受自行车上的颠簸之苦了,也再不会有雨雪能够泥泞了这条路,这条交通要道,也成了全村人最体面的迎来送往的地方。
还有一个值得一提的地方,就是位于错落四面的场。场是一个被压的瓷实而平整的很大的场地,可以供各家各户使用。场尤其在秋收的季节最是热闹,谁家收了麦子呀、谷子呀,都会拉到场里,套了马或者牛或者骡子拉着碌碡把成熟的麦子或者谷子,与皮分离,然后把秸秆垛成一垛,等到秋风起时,拿起掀一扬,麦皮和谷皮比轻就乘风飞到了风向较远的地方,而麦粒与谷粒有自重就会笔直落下来,反复几次下来,麦粒谷粒就分离干净了,然后被装袋收于瓮中。再根据个人的需要进行分配,或留下当做明年的种子,或换成面,或变卖。这也只是很多年前的记忆,现在有了马路能够引进收割机,这种原始的方式已经很少有人再用了,但是场依然有存在的价值,可以存放秸秆,也可以晾晒农作物。
如今,我的家乡已经褪去了我儿时初见的模样。房子不再是看得见的四方砖块,而是贴了光滑的磁砖,门也没有木头做的了,都是刷了漆大铁门,家家户户已然都成了高门大户,脱贫致富的步伐,走进了千家万户,新时代先进的机器替换了旧时代落后的生产力,让我的家乡实现了物质上的富足。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家乡建设和城市建设都在路上,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都在进步。中国好了,一切都在变好的路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