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1日——13日,我有幸参加了省厅举办的“交通运输系统新闻宣传培训班”。其实新闻宣传对我来说并不陌生,大学学习的新闻专业,毕业后从事新闻采编工作十余年。2018年,偶然的机会进入邢临公司办公室,虽然从媒体转到交通,但仍从事信息宣传工作,只不过宣传范围小了,但更专业了。
虽然自己是一个“老媒体人”,但从事交通系统的宣传,还是一个新手。这次培训,让我对信息宣传,特别是在促进单位发展方面有了更新的认识。这次培训学习为我打开了一扇窗,让我在一次次的感悟中豁然开朗。
第一,凝心聚力,推动发展再上新台阶
宣传工作是喉舌,是精神食粮,在内部教育和引导广大“大干部、大群众”,凝聚力量,振奋士气,把全公司干部职工的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发展的主旋律中;在外部,通过宣传公司的好形象、新便民举措,提高单位的知名度和美誉度,为企业发展创造了良好的外部环境。
近年来,邢临公司的信息宣传工作持续好的发展势头,对内宣传卓有成效,对外宣传成绩显著的可喜局面,在集团公司近20个路段公司中,邢临公司信息宣传积分排名连续三年蝉联第一。尽管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存在着一些不足,如个别基层单位对新闻工作重视不够,单纯的为了写稿而写稿,稿件质量差,基层报道队伍后备力量不足,稿件热情不高,整个新闻报道队伍的专业素质有待进一步提高等等。
为了解决存在的问题,从年初开始,邢临公司在全线对一线人员进行信息写作培训。我作为有十余年从业经验的老记者,向大家讲授了信息写作方面的基本内容,让大家可以尽快的入门信息写作。
信息宣传是做好意识形态工作的重要抓手,要发挥其思想引领、舆论推动、精神激励的重要作用,充分利用微信、抖音等新媒体传播方式,广泛宣传工作中的先进经验、典型人物、典型做法等,营造“比学赶超”的浓厚氛围和勇于担当、乐于奉献、争创一流的软实力。
第二,加强学习,不断提高工作能力和水平
培训中,河北电视台融媒体新闻中心副主任张蔚老师说,记者要成为杂家,包括政治家、文学家、艺术家、社会活动家等。我觉得不单是记者,所有从事新闻宣传的人员都应该是杂家。
(一)要把讲政治摆在首要位置。政治素质是根本素质,一篇好的宣传文章,除了作者的写作能力,更重要的是思想内容。思想内容体现着作者的理论水平和政策水平。因此,宣传工作要从讲政治的高度进行撰稿,一个事件能不能报道,什么时候报道,采取什么形式报道,报道到什么程度等,都要考虑是否有利于党,有利于人民,有利于企业建设和发展。
(二)要具备良好的业务素质。俗话说,知己知彼,百战不殆。“知己”就是说要了解自己单位的业务。如何才能了解,唯一的办法就是加强学习,向书本学、向同事学,还要迈开腿向实际学。“知彼”就是说要了解刊发文章的载体。这个载体有什么特点,经常发什么类似的稿件,是图文还是纯文字等等,这都需要宣传员心中有数,这样投稿才是有的放矢,命中率才会高。
(三)要有良好的职业素养。新闻报道讲求的是对事实进行客观的叙说,不能有引导性的观点,文章可以没有华丽的辞藻,但是一定要把事情叙述完整、清楚。单位宣传员却与此不同,所有文章要站在宣传单位的角度进行撰写,要向软文靠拢,但又没有明显的广告痕迹。这也是职业素养,如果有媒体记者向你说过,你的东西广告痕迹太浓了。这就说明你已经和单位融到一起了。
第三,沉得下身子、耐得住寂寞
好新闻都是跑出来的,好记者是苦出来的。“跑”是指沉下身子下基层;“苦”是耐得住寂寞,坐得住冷板凳。这句话虽然指的是记者,但对宣传员同样适用。
作为宣传员,既要具备职业素质,还有有实干精神。俗话说的好,既然做了泥鳅,就不要怕钻泥巴。做了宣传员就要多深入基层寻找题材,而且事实上基层的好人好事和先进事迹等题材资源广泛,就看如何去寻找了。收集好了素材,那就要静下心来撰写文章。写文章是一门苦差事,一篇2000余字的稿子可能写三五天,有时候一句话、甚至一个词要琢磨半天。如果心浮气躁就写不出好稿子,就算写出来也没有感情,想要写出好稿子就要耐得住寂寞,投入感情,只有这样文章才有深度、温度。
沉得下身子才会受欢迎,耐得住寂寞才能笑到最后。作为交通系统的宣传员,我们还要甘愿做幕后的工作者,牢固树立“宣传交通良好形象为己任”的目标,紧跟形势发展,用自己的笔和镜头记录交通人的高光时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