闲暇之余我读了余华的《活着》,心灵受到了震撼,也让我对工作生活有了全新的认识。整部小说气氛压抑, 主人公福贵身边的亲人一个接一个离世,但接二连三受到打击的福贵并没有因此郁郁寡欢,结束自己的生命,而是选择勇敢地活下去。小说令我完全沉浸其中,却多少让我对作者怀有怨恨。或许是故事太过悲惨,以致字里行间中尽感作者的冷血,他用冷漠的笔调将我的美好幻想一次又一次打破。细细品味后我才明白,他要表达的正是,只有不断经历生离死别和各种艰难困苦,才能真正体验到.生命的沉重和平静背后的苦尽甘来,才能思考活着的意义。
余华说过:“作为一个词语,‘活着’在我们中国的语言里充满了力量,它的力量不是来自于喊叫,也不是来自于进攻,而是忍受,去忍受生命赋予我们的责任,去忍受现实给予我们的幸福和苦难、无聊与平庸。”虽然我现在并不能彻底心领神会,但我明白只有活着,一切才有希望,一切才会更好。
在我们的生活中,有人因为学习或工作压.力过大、感情受挫等各种原因而轻易地结束自己的生命。我认为,这是对生活、对生命的不尊重。生活的精彩唯有经历并克服困难之后,才能体现,“走过崎岖,才知平坦;经历风雨,方见彩虹”。困难面前,我们或许深感自己的渺小、无助,但坚毅与信任能使我们变得强大,跨越困难的鸿沟,赢得成功!
想到自己的工作,高速收费员每天都在.重复相同的动作单调乏味,有时还有司乘人员对我们不理解,甚至满腹牢骚、出言不逊。每逢节假日,大家都阖家团圆共度佳节,我们却依然驻守收费站,不离三尺岗亭一步。多少个夜晚,万家灯火时,而我们尚在星月之下的岗亭里,面带微笑,
温馨服务司乘人员。每当这时,我也会情绪低落心情烦躁,感觉工作生活总是不尽人意,无法与家人同享节日欢愉,亦无法找到自己的价值,甚至想到过放弃,但一想到书中的主人公,自己的这点挫折又算什么呢?
转过头想,节假日期间,因为我们,广大司乘可以与他们的亲人朋友团聚,那是一样的甜;夜晚,因为我们,每一位司乘得以平安奔赴他们的目的地,那是-样的暖。而这--份付出,在自己回家看到亲人的笑脸后更加珍贵,在收到司乘的真心感谢时更加值得。在自己的人生路上,要想不被困难打倒,就要坚定自己的信念,勇敢面对,靠坚强和毅力去拼搏、去奋斗,只有这样,才会体味到“活着”的意义,登上人生六险峰!
河北交通报 4月28日 Z4 何广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