弹指一挥间,我已在太行山工作九月有余。自去年12月19日报到开始,我的四季便与山间的四时慢慢的重合了。与春夏秋冬的排列顺序有所不同的是,我与山的岁月始于冬季。
初见太行时,自己就陷入了绵延起伏山脉的包围圈,一座座山首尾相连,枯黄的草叶像是所剩无几的头发,附在光秃秃的山脉上,偶见有几棵诸如松柏的常青树在山上矗立着,显得很突兀,且有些格格不入。只有那赤枝裸树耸立山间,才觉得与冬季的山相称。待到雪落时,裸树比常青树更富有风骨和艺术感。
步入春季后,我见识了草木的野蛮疯长。仅一套班的时间就用深绿或浅绿将太行山脉包裹的严严实实,完全看不见山体的本色。与山间的草木相比,城市里的草木就像是温室里的盆栽,陈列在楼宇和马路间,时时被照拂,还有不成活的概率存在。这有一片枯萎了,或者那有一片长势过猛了,就像是斑秃一样,煞风景。还是放养的草木皮实,棵棵都争先恐后,不娇气。
原以为,山中的草木茂盛,夏季必定蚊虫多,所以带足了花露水和电蚊香。未料到,山上的蚊子比平原上的少,这让我觉得稀奇。趁有地利之便,我去了山的另一边。那里有山中村,白墙红瓦,屋舍俨然。村中有一个小广场,胡同像从广场放出的一条条射线,延伸到远方。广场周围是一圈小吃:炸糕、凉皮、铁板烧、炸串……我坐在凉皮的摊位上要了一份凉皮,在夏季的闲适时光里,吃得津津有味。
如今是秋季了,收费站院内的桃树结满了小桃子,大小如杏,桃尖泛红,娇小可爱。我没禁受住诱惑,尝了一下,口感胜柠檬,只一口,牙就倒了半天,难怪连鸟虫都不吃它。受“闷倒驴”的启发,我给这桃子取了个名字,叫“酸倒牙”。这名字让人一听就知道作何选择。
人遇岁月老,岁月遇山小。青山不改,岁月轮回。山间小岁月,恬淡,闲适,与我情相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