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唐代著名诗人孟郊的这首《游子吟》,用真挚的情感,歌颂了母爱的无私和伟大。正如诗中所说,儿女小草似的一点儿绿意,怎能报答得了母亲整个春天太阳般的光辉呢?
小时候家里生活条件不好,为了供养我和哥哥姐姐上学,父母辛勤的操劳着。虽然日子过得紧紧巴巴,但是母亲总能把家里的事打理的井井有条。记得当时,我们上学的费用对于家里来说是一笔不小的开支。到了学校收取费用的日子,母亲就会变身成一个无所不能的魔术师,她能从柜子的某个角落摸出钱,塞给我们去交学费。只有她那被绳子勒出血痕的手指最清楚,这是熬了多少个夜晚,纳了多少双鞋底,做了多少双布鞋,才换回来孩子们的学费呀!母亲为了我们,为了这个家,真的是吃了太多的苦,操了太多的心。
那个时候,为了给我们改善生活,父亲时常到河沟里钓鱼。运气好的时候,还能钓到一斤多重的“大鱼”,每逢这时便是我最开心的时候了。我像个小尾巴似的,寸步不离的跟在母亲身后,看她做鱼。母亲先是刮掉鱼鳞、然后剖开鱼腹取出内脏,取出鱼鳃,接着清洗干净。母亲麻利的在鱼身上打上花刀,用盐抹遍鱼的全身。再把姜片、葱段一股脑儿塞进鱼肚子里,等锅里的水沸腾了,上锅蒸十分钟即可出锅。将蒸好的鱼撒上葱丝浇上热油,伴随着“刺啦”一声响,一道香喷喷的清蒸鱼就端上了饭桌。可别小瞧了它,这道菜在那个时候可是难得的美味佳肴呀!我们几个孩子你一口我一口,吃的不亦乐乎。母亲却不肯动筷,她说自己最讨厌鱼的腥味了。如今回想起来,我还会暗暗责备自己真是个傻瓜,怎么会被母亲的“谎话”给骗了呢?她哪里是不爱吃鱼,分明是想把鱼肉都留给我们,她自己舍不得吃罢了。
母爱似水,对孩子的爱清澈透明,不含半点杂质。母爱似水,如涓涓细流滋润着孩子的心田。亲爱的母亲,往后余生女儿也要用爱为您撑起一片天,往后余生女儿要用爱陪您一起度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