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亲岁数大了,眼睛看东西模糊,在她的一再要求下,我带她上医院配了一副老花镜。起初,我以为她是为了看手机或者电视才需要佩戴,经过一段时间的观察,我发现母亲每次只有在做针线活的时候,才会用到老花镜。
小时候,母亲的针线活,在十里八乡是出名的好,那时候衣物短缺,逢年过节,总有相识的相邻拿来崭新的布料,让母亲帮忙裁制新衣。那时候,母亲在缝纫机前操作,小小的我就在母亲的身后,看着缝纫机下面的脚踏板,起起伏伏间,一件称心如意的新衣服就做好了。母亲的手艺,伴随着她的热心肠,在那个年代收获了一堆的好评。
现在社会发展迅速,衣服款式不仅多样,颜色也多了起来,人们对于衣服的款式也渐渐考究起来,于是母亲的手艺也就没有了用武之地。这几年,家里添了孩子,小孩子的衣服让母亲又捡起了她的手艺,冬天的棉袄,夏天的肚兜,春天的鞋子,没有一件不是出自母亲之手。
渐渐的,母亲的眼睛花了,佩戴了老花镜,但是这不妨碍她做针线活,每当孩子需要衣服的时候,母亲就会带上老花镜,拿起针线和布料。母爱,也就传承在这一针一线里了。当看到母亲带上老花镜,我深深体会到,她正在变老,而且变老的速度远远超过了我成长的速度。趁岁月静好,趁时光不老,我要给母亲多一点陪伴,多一点相随,让母爱永驻心中、永远传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