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远处蔚蓝的天空下,涌动着金色的麦浪”,今天又在电视里听到了李健的这首《风吹麦浪》,动听的旋律、优美的歌词,听到这首歌,让我的思绪也回到了小时候。记得儿时的夏天,风吹麦浪,整片的小麦田被风吹得一片随着一片的倒下,再起来,那场景,真的堪比波浪。早年听过对于李健的专访,因为当年清华大学的后面有一片麦田,他从楼上望下去,看到了这幅场景,才有了这首佳作。
夏天的风,吹过麦田,吹绿了草木,吹艳了花朵,吹黄了麦田,一年四季,就这样不断轮回,我们也不断成长。记忆里,每当夏收前,天气总是异样的炎热,太阳炙烤着大地,即便是有风,也是干热风,老人们常说,麦子需要干热风刮过,才能成熟。记得那时候在田间地头,我常常跟随在爷爷身后,爷爷会掐一个麦穗下来,用他那双粗糙的大手把麦穗捻开,先用指甲掐一下麦粒,再放到嘴里嚼一下,以此来分辨麦子是否成熟。
当麦粒长到饱满且硬度够的时候,指甲就掐不动了,这时候,夏收就开始了。儿时没有专业的收割设备,全靠人力,全家都拿着镰刀上阵,戴着草帽、脖子里围一个毛巾,穿着长衫长裤。割麦子可是个体力活,爷爷和父亲平常因为劳作饭量本身就大,到了夏收那几天,饭量就会更大的出奇,我知道,这是因为他们的劳作较平常更辛苦了。
现在科技发达,相对于之前的人工夏收需要几天时间,现在的夏收一天也就完事了。父亲会提前预定好收割机时间,等到那一天,早早的在地边等候,等车来了,划分好收割的范围,收割机收完就直接装到袋子里,拉到粮食收购站贩卖。父亲常说,现在的人都靠着高科技享福了,是的,社会在发展,科技在进步,我们也在不断享受着科技带给我们的一切美好。
一曲完毕,我决定关上电视,走出家门,去麦田看看许久未见的风吹麦浪的场景,去感受生活、去珍惜当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