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天,秋高气爽的日子里,带着孩子回老家,去田野里走走,感受一下秋日里风的凉爽和阳光的灿烂。开车半个小时,就到了老家所在的村落,还没到村口,远远望去,就看到了一片棉花地,这是父母在家种植的,母亲还说来年要用新棉花给孩子做被子用。
开车到了棉花地头,父亲正在地里劳作,我下车,带孩子一起去给父亲帮忙。一片棉花地,大约两三亩,放眼望去,眼前呈现出白花花的一片,秋到了,棉花也盛开了。在这一片白茫茫中间,还间杂着一个个绿色的棉桃,看着这些洁白如雪的棉花,心情都变得清爽了起来。心底里不禁升起一股喜爱之情,想着赶紧摘下这一朵朵棉花,带回家做被子。
摘棉花是个技术活,常年不劳作的我,手艺确实生熟,由于经验不足,每次都是手刚靠近棉桃,稍微不留意,便会被棉花枝狠狠扎一下。手快速的缩回,放到嘴边吹口气,舒缓一下疼痛,却看到眼前的棉花绽放的像一个个笑脸,笑得咧开了嘴,露出了白白的牙齿,此刻的心情是极度郁闷的。跟父亲赶紧现学了摘棉花的技巧,先挑摘开得好的,一只手拽着棉花的枝条,一只手托着棉桃,用手精准抓住吐出的棉花瓣,用巧劲儿一拽就行了。把棉花放在手上,就像捧着一块轻柔的白云,柔柔的、暖暖的。我跟父亲、孩子在地里忙乎了两个多小时,采摘了三包棉花,拿着劳动的“战利品”,此刻,内心是高兴的、欣慰的。
父亲常说,“一粥一饭,当思来之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唯艰。”这里面的“半丝半缕”,指的就是棉花。从古至今,珍惜劳动果实是个永恒的话题,在陪父亲劳作了半日之后,我更加能明白里面的意义。以后,我会常带孩子回老家,让孩子体会劳动的过程,明白劳动的意义,懂得粒粒皆辛苦的艰辛,珍惜大自然的赠予和家人的劳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