尽信书 不如无书
日期:2019/11/18    来源单位:临西工区   上传人:王洪乾   点击数:897      

不知道还有多少人记得《愚人买鞋》的故事,主人公因为牢记父亲所书的“着鞋六寸”,就坚信自己要穿六寸的鞋,书上所言不能违背。却忘记前提是“吾儿七岁”,更忘了“脚随人长,步步前进”的道理,最终固执的抱着被撑破的六寸鞋光着脚回家去了。

孟子曾说“尽信书,不如无书”,说的就是读书不要拘泥于书本或者迷信书本。不可否认的,书籍凝聚了前人智慧的结晶,读书可使人明理,开阔视野,增长才干,但如果一味信服于前人的观点,就会僵化我们的思想,扼制我们的创造力,最终导致发展的停滞不前。书并没有过错,关键是我们怎样去理解书中的内容。

“儒学”曾经主宰了中国文人几千年的主流意识,封建统治者均以《四书》《五经》来挑选治国理政的人才。但随着时代的变迁,片面的“仁”政思想,极大限制了国家经济、文化、科技甚至社会的发展。可以说封建社会的前半程,中国领先于世界,儒家思想功不可没,但由于对先进思想的排斥,闭关锁国,故步自封,也是导致列强入侵、丧权辱国的重要原因之一。难怪有人抱怨,儒家思想害了中国。

无论生活还是工作中,都要做到灵活变通。坚持原则是我们的本分,但一味遵循既定的行为模式,虽然可能一时避免了错误的发生,却也阻止了工作方法的进一步补充和完善。遇事多思考,及时吸取经验教训,“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只有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才能不断开拓适应时代的新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