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嘿,你不记得我啦?”一个人的开场白,让空气中布满了尴尬的氛围。迎面而来打招呼的是我的初中同学,大学毕业定居天津,趁着国庆回老家来看看父母,虽然我努力在脑海中回想他的名字,但是眼前这个精神小伙,跟二十年前青春期的模样有了天翻地覆的改变,在搜寻了一遍同学们的样貌之后,我确定:不记得他了。
虽然开场尴尬,但是当他说起他的名字,那个青春期独有的鲜活形象立刻从脑海中蹦了出来,“咱们当了半年同桌,后来你长个了,咱们的距离就拉开了。”话匣子随着记忆的“恢复”,也被无限的拉开,从同桌时候的趣事,到同学之间的怀念,一段上学的时光就这样被记忆激活。记得上学的时候,老师为了提高同学们的学习能力和成绩,经常采用同桌相互监督学习、检查作业的方式,一来学习上可以有效的督促,二来也可以相互促进提升。作为同桌的我们,对于学习历来是倾其所有,毫不保留的把自己的学习方法和学习总结与对方共分享。我属于严重偏科性学生,对于物理、化学已经到了厌学的程度,为此,对于这两科的作业,他可没少费心帮我辅导,虽然只是短短数月,但是回忆里尽是温暖和感动。
二十年的时间,我们经过了人生的青春,走到了中年,刹那间,那段青葱岁月似乎离我们早已遥远,青春的故事也被藏在了大脑中的某个角落,没有某种触动,仿佛他们就这样会永久被雪藏起来。直到某年、某天、某人,记忆被恢复,故事被复原,相互交谈间、慢慢回忆里,铺开那段被遗忘的时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