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前听过一个故事,说有一个人特别懒,有一次家人出远门,就给他烙了一张饼,套在了脖子上,等家人回来一看,那个人还是饿死了,原因是他只啃了嘴边的饼。当时听完这个故事觉得是个笑话,笑了好久,可是越大越发现,这其实是由真实改编的。
就以上的故事而言,懒已经是超越生死骨灰级别的了。但其实大部分人都还达不到那个等级,都是分时候、分事情犯懒。有时候懒得说,有时候懒得做,有时候又懒得说又懒得做,就像个木桩一样杵上半晌。可是生活还是要继续的,如果天天杵木桩,就会如同故事里的人一样饿死。
我突发奇想,想研究一下懒。经过观察我发现,懒其实是后天习得的,在婴幼儿的身上是不存在这项技能的,他们只要睁开眼睛,就在不停的折腾,在探索这个世界和研究自己肢体的同时,不断行进在成长的路上。会翻身时就开始打滚,会爬行时就开始丈量自己的活动区域,会走路时就扩大自己的活动范围,会跑时,就成了风一样的孩子。就他们那无穷无尽的精力旺盛劲儿,让成人望尘莫及,而且我也没有从孩子的嘴里听到过“懒”这个字,不知道“懒”也是一种幸运。
相反,我总是能在成人的言语中和肢体语言里解读到“懒”。有的人嘴上说的起劲儿,说起来头头是道,但是懒得动,有的人甚至连说都省了。然后“懒得说”和“懒得动”就这样在成人的世界里流行起来,虽然每年体检报告里没有出现过懒这种疾病,但有的疾病似乎能看见懒的影子,如果少犯些懒,人的身心会健康很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