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容易让人“成功”的思维模式
日期:2021/8/15    来源单位:威县站   上传人:孙广哲   点击数:920      

真的有让人更容易走向成功的思维模式吗?

容我卖个关子,答案先不说。我们先来看看斯坦福大学心理学教授卡罗尔·德韦克的“思维模式”理论。德韦克教授的理论说,人对智能的思维模式可以分为两种:一种是“固定型思维模式”,就是特别相信天赋的作用,擅长的东西就是擅长,不擅长则怎么学都没用。听起来有点像咱们常说的“人的命天注定,再努力也无用”的理论。第二种是“成长型思维模式”,就是更相信能力不在于天赋,而在于努力,只要努力,什么都能学会。好像咱们中华民族是世界上从古至今最倾向培养“成长型思维模式”的民族,因为我们很早的时候,就已经有了程门立雪、囊萤照读、废寝忘食等阐述努力付出必有回报道理、让人耳熟能详的成语典故。

或许你会说,这些典故离我们过于遥远,有没有身边的实例?我可以肯定的说:有,而且还很多。就从我的亲身经历说起吧。一恍惚的时间,我就已经在邢临高速工作近18个年头了,加上最早的广宗、南和、邢台以及现在所在的威县站,我先后在四个收费站工作过,几乎与近半的邢临人见过面、打过交道。曾偶见个别同事干工作推三阻四,“这个我不会,那个我没学过”……,好像在他们的意识里,不但不以此为耻,反而还为能逃避了工作、责任而沾沾自喜,似乎我不会、没学过可以成为逃避的最佳借口。按照德韦克教授的理论,这些人应该会被妥妥地扫入“固定型思维模式”行列里,默默无闻一生吧。而我的大多数邢临同事,是属于工作起来很努力、很阳光,不仅任劳任怨、干一行爱一行,而且几乎把他们放在任何岗位,他们都能迅速转换角色、自我成长,进而独当一面。就拿我们可敬可爱的机电员们来说吧,据我了解,他们大部分人并不是科班出身,也没有什么电子基础,仅凭着满腔热情和努力学习,不仅迅速地拿到了电工证、掌握了较为复杂的机电业务知识,还能够在班长不在的时候,暂代履行班组管理职责。我还或在网上看到过、或在身边听到过这样一句源自收费员自嘲式的、似贬实扬的自我评价:“收费站是个好地方啊,我们不仅掌握了收费业务知识能收费,我们还能帮助司机修车做修车工,帮助解决纠纷当调解员,工作闲暇了还可以下地种种菜……。”就凭着这种遇到问题、解决问题,还能不断磨砺、升华自己的不屈精神和奋斗意志,未来还有什么困难能够难得住我们!

《义勇军进行曲》作曲者、音乐家聂耳曾在生活无着之时在日记中这样写道:“到上海一年了,这样的音乐生活我能满意吗?难道我就这样终此一生吗?不,我要做一个真正的音乐家,我要严格的学习!学习!”从字里行间不难看出这位优秀的共产主义战士对未来生活的美好向往,以及他严格要求自己、时刻不忘努力奋斗的决心,而这,何尝不是一种成长型思维?

纵观中华文明五千年发展史,一幕幕“与天奋斗,其乐无穷;与地奋斗,其乐无穷;与人奋斗,其乐无穷”的画面数不胜数,凿壁偷光、铁杵成针等一个个朴素生动的先贤奋斗故事,更是用浅显易懂的话语告诉了我们坚守理想、顽强拼搏、实现梦想的道理。所以,当我们摒弃“相信一切天注定”的固化思维模式,用更加开放的学习心态、更加积极的努力奋斗、更长时间的钻研拼搏,来直面一个又一个未知挑战的时候,我们就已经与“成功在即、未来可期”近在咫尺!

最后用习大大一句话与诸君共勉:“无数人生成功的事实表明,青年时代,选择吃苦也就选择了收获,选择奉献也就选择了高尚。青年时期多经历一点摔打、挫折、考验,有利于走好一生的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