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老家这个地区,几乎村村都有一个戏台,戏台坐落在村子的中心地带。有的经济条件好点儿的村子,都翻盖了宽敝明亮的大戏台,像我们这个人口较少的小村庄,还仍然保留着原来的古戏台。不过,无论旧与新,都在慢慢退出历史舞台。
信步走在安静的街口,望着古戏台,它的底座是由巨大的青石砌成,墙壁是由青砖和土坯拼接成的,四周承重的用的青砖,往里便是土坯。木制的房梁,青瓦掩盖,戏台上有两根柱子支撑着。由于年久失修,残垣断壁,房顶上不知何时出现一个大窟窿,雕梁画栋已经是朱颜改,再不现当初的辉煌。
听母亲讲,他们小的时候村子里每年农闲时节都会在这里唱一回戏,这是祖辈们留下的传统。唱戏是为了让老天保佑村民们平平安安,保佑风调雨顺,庄稼人能有一个好收成。同时,让这些整日里面朝黄土背朝天的乡亲们放松放松,是一种娱乐活动,使大家心情愉悦。
我是一个坚定的唯物论者,从不信鬼神。我认为古戏台除了给村民带来快乐之外,它最大的作用就是教化村民。原来很少有人能接受到教育,大多为人处世之道都是从戏文里学来的,并口耳相传,以 此教育子女。所以,这古戏台是教化村民的主阵地。
戏曲都有一个亘古不变的主题,那就是惩恶扬善。从戏文中,大家知道了不能做杀妻弃子的陈世美,《清风亭》中的不孝之子最后落得个被天打雷劈的下场,铁面无私的包青天人人敬仰,忠心为主的老程婴万古流芳等等,有太多太多的故事了。乡亲们以戏育人,以正面人物为榜样,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古戏台为村子作出了重大贡献,它是全村唯一的娱乐活动场所,是教化乡民的主阵地。我轻轻抚摸着它残破的身躯,脑海里想象着这里昔日热闹的景象。